早上出生的老鼠好还是晚上出生的好(李萍2022)

未来八字网 81 0

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临夏的大街小巷分外热闹,不管乡村还是城市,早上蒸“鼠”包子,下午扎火把,晚上跳火堆,元宵节的这些仪式,在传统人家一样都不能少。

蒸“鼠”包

早上出生的老鼠好还是晚上出生的好(李萍2022)-第1张图片

正月十五大清早,临夏庄户人家的主妇们通常都会早起,在灶房蒸“鼠”包子。“鼠”包子是把馍渣与葱末、油,拌上精盐、花椒粉为馅做成的油包子。蒸之前在捏好的包子一端两侧剪出两只耳朵,一端剪出一条短尾,而后在剪好的耳朵下方适中位置按上两粒花椒籽,一个活灵活现的“鼠”包就在掌心了。

蒸熟的“鼠”包子要一对一对,放在指定的地方。灶头上的一般由主妇自己摆放,其他的则交给大人或者孩子,一个碟子一对,堂屋八仙桌上一对,两个板柜上各一对,院中花园正对堂屋的墙头放一对,而后是东西厢房的板柜上也放,最后则是大门外。

只要是有板柜的房子里,正月十五摆放“鼠”包似乎是临夏农人雷打不动的惯例,小辈也如法炮制,一点也不偷懒。放置时,一定要把“鼠”包子的头朝外,绝对不能放反,说是放老鼠去拉仓。约莫十分钟后,又要必须把每一碟包子转方向,“鼠”包头朝里尾巴向外。

老人们说,老鼠拉仓,一年满仓,正月十五的“老鼠”要拉仓,可不能漏下一对。更重要的是要看好,“鼠”包子绝对不能被偷了,要一个不少地收到灶房的案板上,但幽默的农人,会在路过熟人家时顺走一对,而谨慎人家的“鼠”包子,因为被看得牢,就很少能被顺走了。

扎火把

乡下,主妇们做“鼠”包子,男人们也没闲着,都忙着扎火把。

乡下的火把一般都是在细一点近四米的树干上用麦草扎成的,平年十二个月便是十二节,闰年则是十三节。

城里的火把则简单一点,在一根玉米秆上扎,一般送下楼放入火堆烧掉即可。

早上出生的老鼠好还是晚上出生的好(李萍2022)-第2张图片

积石山县居集镇田家村人送火把有点不一样,会把年三十贴在门楣上的钱麻撕了一并扎进火把,还会扎上三炷香。傍晚时,把火把扛到某一特定的地方后点着,然后把火把依靠在一边,抓土朝西北方向扔三次,意为庄稼躲避冰雹和暴雨的袭击,乞求风调雨顺。而后举着甩着扛着火把又到一特定处,抽掉火把杆子,把麦草或包谷秆撕扯扔到一起成火堆,继续围着火堆跳来跳去,等火堆熄灭了,又朝西北方向乞求许愿后,才回家。

送火把的风俗各地都有不同,有些地方一个村子与另外村子会避免同时点火把跳火堆,有的在先有的在后,有的则等左右邻村送完了,差不多要睡了才开始送火把跳火堆,忌讳较多,会注意相互躲避,很多年了一直延续到今日不曾改变过。

火把在持火把人手中像一条火龙,甩来甩去或是挥舞,或扛在肩上,一条条逶迤在山路上,双龙戏珠或丹龙起舞,在夜色中明亮又醒目,潜隐的希望与美好祝愿都是那般惹人眼目。

跳火堆

临夏人所言的跳火堆,就是在十五这天傍晚,饭后把家拾掇干净后,按照习俗在自家门前每几步堆放草堆,等火把点着了点火堆,男女老少从几乎连串燃烧的火堆上跳来跳去,一路走一路跳,为了消灾免祸、趋吉避凶及祝愿新一年里红红火火等。

麦草堆刚点着时,烟比较大,自然呛人,抹眼泪或咳嗽都很正常。性急之人不顾烟熏火燎,急急忙忙去跳,跳过来跳过去要跳三次,怕烟之人则等火堆烧得正旺之时才跳。

大人抱着孩子跳,年轻人扶着老人跳,还有被爸爸提着跳的孩子,也有慢腾腾一步跨过或只是跷一下腿的人,他们的跳只是意思意思。

一般情况下,跳火堆还是有点技巧的,要从顺风的一头开始边跑边跳,跳三次,也有跳回后再跳的,也有跳过去折返从起点重新开始跳,男男女女,跳来跳去,像一只只袋鼠,上蹿下跳,笑着喊着嬉笑怒骂着,很是热闹。

夜幕下,燃烧的火堆也像是一条条大小不一样的火龙,蜿蜒在村。乡下以自己的方式过十五,大概就是他们独有的乐趣,也是农家主妇们对田野持有的希望,对颗粒归仓最真实最真切的祝福。

早上出生的老鼠好还是晚上出生的好(李萍2022)-第3张图片

李萍,笔名冷子、茉栅,高级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评论家协会会员,西部散文学会甘肃分会副主席,临夏州作家协会副主席。出版作品集11部,文学作品曾获甘肃省敦煌文艺奖、黄河文学奖,“东丽杯”全国孙犁散文奖,首届全国大众散文奖,临夏州首届花儿文艺奖;散文诗在征文比赛中获得过一二三等奖等;新闻作品获得甘肃省好新闻奖等奖项。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