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皆知,一斤是10两,可是在1959年以前,我国的一斤都是一直在沿用以前乃至古代的16两的。大家对于成语“半斤八两”也许并不陌生,说的是半斤和8两是差不多的,可见这个成语告诉我们,过去的一斤就是16两了。另外,我们平日里使用的筷子各种各样,且有长有短,而在过去也是有规矩的,除特殊使用的筷子外,都是做成7寸6分的。那么,古人究竟为什么要规定1斤为16两,筷子要做成7寸6分呢?又是何道理呢?其实还是大有讲究的。
关于一斤是16两,比较多的说法是来自秦朝统一天下之后的统一度量衡。据说把一斤规定为16两,是当时的宰相李斯根据秦始皇的批示“天下公平”这4个了的笔画是16画来确定的。还有一个说话是,16两秤叫16金星秤,是由北斗7星、南斗6星加福禄寿3星组成16两的秤星,旨在告诫做买卖的人一定要诚实守信,不欺不瞒,公平合理。否则,短一两则无福,少2两则少禄,缺3两则折寿。
而在杆秤的制作和使用上,传说是由更早的“工木鼻祖”鲁班根据杠杆原理发明的。而杆秤的星却大多传说是由“商圣”陶朱公范蠡完善的。据史料记载,范蠡是我国早期著名的商业理论家,他的许多经商方面的理论和实践,都是中国商业的先河和始创,民间甚至称他为“做买卖的祖师爷”。传说范蠡发现,在经商的实际活动中,比如粮食的买卖,不管是稻、黍、稷,还是麦、菽,重量多少都是靠大约估计的,上下悬殊和每次的出入都很大,极不公平合理。为此,范蠡苦心研究,终于发明创造出了带枰星的杆秤。
范蠡先用一根白木,在上面刻上黑色星星状标识,即北斗7星和南斗6星。但即使是这样,还是时常有欺瞒少秤的现象发生,于是范蠡又别出心裁地把白木黑星枰换为红木金星枰,在北斗7星和南斗6星的基础上,再添加福、禄、寿3星,合起来共16个星,即16两。并用理论加以说明,每少一两,则依次为少福、缺禄、短寿。如果再往下少的话,则会触犯到了掌握生死的北斗7星和南斗7星,那就是要钱不要命了,而这样的人是不可能在商界立住脚跟的,商业寿命也就不会长远了。
至于筷子的长度定为7寸6分,其实就是代表着人们的7情6欲的。尽管在我国的历史文化中,不同学派对7情6欲的内容描述有所不同,但是所表达的意思还是大致类似的。一般来说,七情指的是喜、怒、忧、思、悲、恐、惊等7个方面的感情表现或心理活动,而六欲则指的是人的眼、耳、鼻、舌、身、意等6个方面的生理需求或愿望。
大家都知道,人们在用筷子时,一动一静,平衡协调,方能使用得好,也就是说,不管人的7情6欲有多么复杂多样,要想用要筷子,都必须要掌握好动静结合,保持协调。而对于人而言,正像使用筷子一样,无论你的内心如何不安,都要平静地保持好阴阳平衡,才能做到人与物一致,达到成功的目的。
综上所说,科学也好,传说也罢,对于古人为什么要把一斤规定为16两,而筷子的长度规定为7寸6分,似乎都不是没有道理的,而是蕴含着老祖宗们对事物认识的,非常深刻而朴素的哲理的。大家以为如何呢?
个人观点,欢迎评论,敬请关注。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