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兆丰教授曾在《奇葩说》中以经济学的角度深入剖析过婚姻的概念:
“结婚就是办企业,就是签合同,办的是家庭企业,签的是终身批发的期货合同。
夫妻双方一起拿出自己的资源来共同创办企业,双方给到的资源各不一样,有身体容貌、生育能力、家庭关系、未来发展潜力等。
这些资源发挥作用的时间也不一样,有些人早,有些人晚。
一般来说,女性付出得相对早一点:生育、抚养、照顾整个家;男性的作用稍晚一些才呈现,可能要到三四十岁时才会体现出作用。”
无数的残酷现实都在告诉我们:
婚姻,说到底,其实就是一场“投资”。
婚姻本质就是男女双方的利益共同体,只有当双方利益都达到最大化时,这样的婚姻才是最牢固的。
如何更好维系婚姻,又守护财富?瑞士财富管理专业培训中心特邀嘉宾讲师汪洋律师,为大家带来【民法典时代的婚姻财富保护策略】讲座,带大家了解婚姻的本质,以及在婚姻中如何保护好自己的个人财产等防范策略。
01
分析自己的财务状况
在讲到婚姻中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财产前,首先要明白什么是个人财产?个人财产是指不因婚姻关系的延续而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的财产。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对于夫妻一方个人财产的范围进行了明确规定,包括:
1. 一方的婚前财产;
2. 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
3. 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
4. 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02
婚前财产风险
婚前财产带入婚后,会有哪些风险?老师给我们列出了以下八条:
1. 个人财产和共同财产混同的风险
2. 再婚家庭财产混同的风险
3. 婚前财产婚后收益的归属风险
4. 婚前财产婚后增值的归属风险
5. 婚前财产凭证消失的风险
6. 婚前财产婚后毁损灭失的风险
7. 恋爱期间个人财产赠予的风险
8. 同居期间共同财产分割风险
老师给我们抛出了一个问题,案例中的300万里面还有王女士的婚前存款吗?
现场有一半同学认为还有父母婚前赠与的200万。
你觉得有吗?
答案是:没有!
因为中间已经经历了各种财产混同!
03
婚前个人财产保全策略
针对这个难题,老师也给出了一些保护个人财产的建议。
防止个人财产和夫妻共同财产混同的策略:
1. 婚前一张卡,婚后一张卡,不要与婚后财产混同,或者只进不出;
2. 如因亲朋借贷,银行账户中的钱确需进出,建议直线转账,并注明用途;
3. 银行账户管理可解决短期流动性资金混同风险,但难以实现大额财产的长期隔离;
4. 婚前买房或婚前投保保险,若婚后无房贷或缴纳保费,则可确保大额财产的长期隔离。
巧用保险保全个人财产婚后增值:
1. 婚前投保,完成缴费,固定婚前财产;
2. 如婚后需继续缴费,用婚前财产支付婚后保费;
3. 可在结婚前变更投保人为父母,配套赠与协议;
4. 投保增额终身寿险,或短期内现价低的长期型年金险。
巧用投资产品保全个人财产婚后增值:
1. 金融财产,例如银行存款、理财产品、基金、股票等。要注意的是在婚后进行投资产生的收益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一般难以避免,除非以他人名义持有,这个需要防范代持风险;
2. 固定资产,例如房产、车辆、奢侈品、古玩字画等。婚前购置固定资产,婚后无还贷或婚后用个人财产还贷,增值属于自然增值,可一定程度避免,但需要保留清晰流水、合同等相关证据。
老师最后强调,婚姻是扶持,不是扶贫。面对不良居心的人,我们都应该学会用法律的手段保护自己。
现在起,原价79.9元的【民法典时代的婚姻财富保护策略】,
限时领券特惠9.9元抢购!
一起解锁财富与幸福的密码。注:课程优惠券仅在2021年
1月7日--2022年1月13日
期间可用,逾期将自动失效,为了方便您的学习安排,请合理安排使用时间。
| 免责声明 |
1. 本文所有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您仍需根据您的独立判断做出您的投资决策,本今日头条号不对投资后果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 本文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文采用的非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文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供大家浏览,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 The End -
撰文:
招生办
ID:
IfFP瑞士财富管理专业培训中心 非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欢迎点击“下方链接”进入我们的线上学习平台: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