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清王朝的历史上,乾隆是一代英明君主,为什么会宠幸奸佞小人和珅长达二十余年?
这个问题历来纵说纷纭,莫衷一是,堪称千古奇谜。
据《清宫遗闻》和《清朝野史大观》记载:乾隆在做太子的时候,有一次进宫见到父王雍正的一个妃子娇艳无比,正在对镜梳妆,便想和她开个玩笑。
于是,他从后面用双手捂住了地个妃子的眼睛,妃子不知道怎么回事,于是用梳子往后面击打,正好打在乾隆的额头上。
这下不得了了,刚好被乾隆的母后看见,于是就说那个妃子调戏太子,将她赐帛自尽。
乾隆觉得对不起这个妃子,于是用朱砂在妃子的颈上点了一下,悲痛地说:“我害尔矣,魂而有灵,俟二十年后,其复与吾相聚乎?”
后来,和珅入宫侍驾,乾隆越看和珅越觉得像那个冤死的妃子,于是检查他的项颈,果然见到上面有一个红色的胎记。问他的年龄,也与那个妃子死去的时间相合,正好是25年。
乾隆非常吃惊,于是认为和珅就是那个冤死的妃子的后身。
为了偿还年轻时的“孽债”,于是,他对和珅关爱有加,处处袒护,致使和珅平步青云,步步高升,以致权倾朝野,作威作福二十余年而不倒。
直到乾隆死后,嘉庆皇帝才将他扳倒,死时居然也是白绫赐死,与那妃子一样,真是历史的巧合。
其实,乾隆宠爱和珅原因是多方面的。
除了载于野史的“还债说”不足于全信外,其中有和珅的原因,也有乾隆的原因。
和珅长得一表人才,眉清目秀,是个标准的美男子,不仅如此,还是一个聪明绝顶,出口成章,处事机敏的干练之才。
他很会理财,例如在他任内务府主管之前,内务府经常入不敷出,常常亏空的。
而他做了总管之后,内务府不仅不亏空,而且还略有盈余,而且和珅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平时巧答应对、处理政务干练决断,都很符合乾隆的心思,是乾隆晚年不可多得的助手。
所以,和珅确实也有一些真本事的,不然他也不会做到清朝文武兼备的一等侯爵。
当然,只靠本事也是不行的,他的过人之处还在于他对乾隆的忠心耿耿和善于揣摩乾隆的思想意图,处处变着法子哄乾隆开心,可谓是乾隆的心腹密臣。
于是,短短半年时间,和珅就从一名普通的侍卫进入清王朝权力的最高层,成为乾隆皇帝的亲信宠臣。
由此可见,乾隆宠幸和珅,一是有“还债的内疚”,所以刻意提拔和重用和珅;
二是和珅的确有才干,是乾隆处理政务的得力助手;
三是和珅善于揣摩帝心,能让皇帝的生活时时刻刻充满情趣;
四是封建官场官官相卫,有时候皇帝也不能例外。
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乾隆宠幸和珅的原因了。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