夊【suī】,象形字,甲骨文像一只朝下的脚,是“止”字倒过来写。
本义是迟疑、退回。夊的第二笔是折,因此也叫“折文旁”;第三笔的捺,出头于第一笔的撇。
《說文解字·夊部》夊:
行遲曳夊夊,象人兩脛有所躧也。曳,是困顿的意思。躧【读作洗】,是屣的古字,指鞋没有后跟,两只脚拖着鞋走路。所以看起来好像走不快,很困顿的样子。
段玉裁注:
足縮縮如有循是也……今作綏。......履不著跟曰屣,屣同躧。躧、屣,古今字也。行遟者,如有所拕(拖)曳然。故象之。循,是顺着走的意思。“夊”與“绥”的发音相同,段玉裁说是“绥”的本字,但“绥”是退兵、安抚的意思。
“夊”作偏旁都
写在下部
这个部首的字有:
夏
(夏民族)
复
(返回)
憂
[忧](忧愁)
麥
[麦](麦子)
夂
夂【zhǐ】,字形也是一只朝下的脚,也是“止”的倒写。与“夊”不同的是,夂的第二笔也是折,但第三笔的捺,不超出第一笔的撇。
《說文解字·夂部》夂:
从後至也。象人兩脛後有致之者。
段玉裁注:
至,當作致。“夂”的本义是从后面而到来。
“夂”作偏旁都
写在上部
这个部首的字有:
各
(各別)
夅
(降的本字)
夆
(逢的本字)
舛
舛【chuǎn】,会意字,金文字形就像脚趾方向相反的两只脚,本义是相违背、相矛盾。
《說文解字·舛部》舛:
對臥也。从夊?相背。
段玉裁注:
謂人與人相對而休也。引伸之足與足相抵而臥,亦曰舛。两个人相对而卧时,两双脚的脚趾头方向是相反的。
“舛”作偏旁都
写在下部
这个部首的字有:
舞
(舞蹈)
舜
(本是一種蔓草)
文獻選讀
《楚辭·九歎·惜賢》
心懭悢以冤結兮,情
舛
錯以曼憂。心中失意,惆怅迷惘而悲愤郁结,思绪错乱而忧愁曼长。
成語典故
【命途多舛】
舛,即不顺。指一生坎坷,命运中充满不顺,屡遭挫折。王勃
《滕王閣餞別序》時運不齊,命途多
舛
。王勃是初唐四杰之一。
《滕王阁序》虽然是他在席间即兴而作、一挥而就的千古名篇,但其中包含了他对时运的深思,由积而发。这一年他才二十几岁。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