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书院事件社会背景(18岁学生花60万雇凶弑父杀姐)

未来八字网 43 0

“只要帮我杀掉我全家,每个人头我给你二十万。”

五行书院事件社会背景(18岁学生花60万雇凶弑父杀姐)-第1张图片

谁敢相信这句骇人听闻的话居然出自一个年仅十八岁的中学生

2013年,河南18岁高三学生花60万雇凶弑父杀姐,而姐姐临死仍锁门护弟弟,全家仅剩母亲幸存

到底是怎样扭曲的心理,让这个年仅十八岁的少年残忍地杀害了自己的亲人?

据悉少年属于计划生育时超生的孩子,所以一出生就被送到乡下,在乡下过了一段苦日子才接回亲生父母身边,也许是对为一的儿子的愧疚,少年回到父母身边后得到了极尽的宠爱

但由于父母工作的繁忙,父母能想到的补偿方法就是给钱

后来进入青春期,少年迷上了游戏,学习成绩开始下滑,此时父亲也不再像以往那么宠爱他,平时家里的话题都是怎么提高成绩,要靠什么样的大学,这在无形中也少年增添了压力

但谁也没想到,平时乖巧的儿子,会因为学习压力过大,买凶弑父杀姐,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面对青春期叛逆

需要良方

近日在节目《导演请指教》中,“朱朝阳”荣梓杉和影后惠英红的《五行书院》触动了无数父母,一个被误以为是染上网瘾的少年,被母亲送进所谓的少年改造的书院,最终孩子是改造好了,但也还给家长一个时刻“瑟瑟发抖,六神无主”的孩子

这是用当年豫章书院事件改编的真实短片,当年打着国学改造幌子的豫章书院,现在看来像极了惨无人道的敛财手段,电击,小黑屋,棍棒,致使一个个青春期孩子最终无助妥协,而这些心理创伤有些孩子需要用一辈子去治愈

湖南卫视曾经的王牌节目《变形计》,叛逆主人公子与山村懂事小大人互换一周的生活,最终完成叛逆少爷开始懂事感恩,山村孩子回村后为理想努力学习的转变,被称赞为一档良心综艺,甚至让很多为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头疼的家长直呼找到了方法

但当剧本的出现,城市主人公变身网红,山村孩子嫌弃贫穷的家乡,人们才慢慢发现良心综艺不过是资本敛财的手段

而这不禁让我们思考:

面对孩子青春期叛逆,家长是否真的毫无解决办法?

青春期叛逆的原因

父母常说原本听话的孩子一到青春期就开始什么事情都和自己对着干,孩子开始沉迷网络游戏、厌学辍学、离家出走、早恋叛逆、习惯不良、性格缺陷、暴力倾向、心理偏差等各种让家长的头疼的问题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孩子一夜之间变成了一个人?

五行书院事件社会背景(18岁学生花60万雇凶弑父杀姐)-第2张图片

马斯洛心理需求理论

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把人的需求分成5个层次,在满足生理与安全的需求下,青春期的孩子开始追求归属感的需求,他们需要往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发展,这也是为什么孩子原本很听话,一夜之间变得完全不一样的主要原因

孩子在向上发展,这是一种自我意识的觉醒,开始产生自己独立的想法和观点,他们会用自己的视角来看世界,对父母也不再是言听计从,甚至是挑战父母的权威

探索是自我意识觉醒的开始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识开始觉醒,那么他的好奇心也会因此不断增强,加上现在网络和社会的信息冲击及不良诱导的增多,曾经父母说的不可行的行为,慢慢就有了第一次尝试,第一次打架,抽烟,纹身,醉酒,谈恋爱,再加上青春期孩子的自我判断能力不强,这些尝试往往会变成无止境的,没有法律与道德界限的

归属需求使孩子更难做出正确的选择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将不再仅仅需要父母的心理需求,他们开始寻求更多亲密关系的需要,需要更多社会关系的认可与尊重

当身边的同学朋友开始完成第一次尝试时,一个孩子的好奇心是压制不住的,孩子受到同学的影响只是时间问题

更让人担忧的是,哪怕孩子可能已经知道自己的行为是错的,但为了取悦同伴,满足同伴需求的心理,而不得不再做出一些破格的举动

这些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往往是孩子无法独自解决的,这也导致了孩子的内疚与无力感,甚至是自我怀疑

当对生活失去控制,便剩满地”疯狂“

当诉求得不到满足,当愧疚到了极致,孩子可能一下子从试探生活到突然感觉对生活失去了控制,此时孩子会做出疯狂甚至失控的行为来宣泄自己对外界的反抗

孩子开始离家出走,夜不归宿,甚至违法犯罪伤害自己

可怕的是当孩子失控的行为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时,孩子会误认为这些行为是正确的,用这些行为来获得认同感,以至于这些行为会疯狂的发生,直到酿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父母如何应对孩子青春期的变化

01 改变沟通方式,理智对待孩子的情绪变化

孩子进入青春期,很多父母还未能从原有的沟通方式中转变过来,还是通过命令来让孩子”听话”,理所当然的认为如果孩子不听话就采用揍他一顿,只有父母够强势够严格,孩子就一定会听自己的

但父母忘了孩子自我意识觉醒,这种命令式,绝对权威的沟通方式,只会引起孩子的情绪反抗,也使得亲子之间的沟通毫无效果;哪怕孩子一时半会被父母压制住了,但孩子的内心是有怨言的,如果长期不能得到释放就会产生心理问题,从而导致更大的放纵行为

五行书院事件社会背景(18岁学生花60万雇凶弑父杀姐)-第3张图片

父母需要更新沟通方式,不能一味地压制,而是学会尊重孩子的表达权

在平时沟通时,多注意孩子的情绪细节

当与孩子沟通时,孩子突然反应激烈,那么此时谈话中的父母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辩驳时间;如果孩子突然闭口不语,应该尊重其沉默的权利,但也显示自己的无奈,更不是“咄咄逼人”。

同样,家长可通过观察中断的节点,来分析自己哪些表达方式激起了孩子的反感,在下次的沟通时避免出现同样的问题;最终寻找到一个理智沟通的桥梁

02 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适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进入青春期,孩子会通过自己擅长的事情来获得关注

每个孩子的个性爱好都应该得到充分的发展,青春期作为孩子生理心理都高速发展的阶段,是培养个性爱好的最好时机。作为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孩子有自己喜欢的爱好,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孩子学习,适度的玩乐同样有助于孩子身心健康

而一个经常获得表扬和鼓励的孩子,在长大后能够极大拒绝自卑心理的产生。

很多父母会采用打压式的教育,认为只有在家里把孩子的自尊打碎了,在外面才能坚强;但往往忘了要教会孩子的是如何建立自尊心,如何建立自我认同感;家庭打压较多的孩子,往往获得价值感是从别人口里获取的,不能从自己身上获得价值感

当然表扬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它的稀缺,当表扬变得泛滥也就没有意义了。所以我们讲的是适度表扬,不是什么事情都要表扬,不是动不动就表扬

03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建立家庭规范

很多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叛逆行为就一发不可收拾,甚至有接近失控的状态。往往这种情况的产生是在青春期之前就已经埋下伏笔了,只是家长并未注意到

青春期之前,孩子并未感到幸福的家庭氛围,父母经常当着孩子面吵架,母亲经常指责父亲的所作所为,家长经常性抱怨生活甚至迁怒到孩子;又或者说家庭毫无规范,父母就不怎么管理孩子,想着小时候自己稍微动一下手,孩子就会听话,也就对孩子的行为无所谓了

很多当代年轻人谈到不结婚的原因,有一点就是在原生家庭中没有感受过温暖的爱意,感觉婚姻就是凑合,那又何必要去结婚

不幸的家庭氛围,没有规矩的家,在青春期之前都在滋养孩子对抗世界的心理,所以到了青春期,很多孩子的行为开始失控

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必然少不了优秀家庭背景的支撑,而优秀家庭背景指的不是家族的权势有多大;优秀的家庭指的是良好的家风和幸福的家庭氛围,在幸福的家庭氛围下长大的孩子幸福感比较强,而有家风的家庭也能教会孩子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

在本质上讲,青春期叛逆行为疯狂的背后往往是家庭的不和谐,家不像家

04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但不是唠叨

很多青春期的家长,会说“自从孩子进入青春期,一件事情反复强调,但孩子就是不肯改过来,我也想很有耐心,可是孩子反复无常的行为自己真的很恼火”

有没有想过,小时候你唠叨不是因为唠叨到孩子听进去了,而是孩子还小,害怕,没有反抗意识,但到了青春期,孩子的反抗意识就变得异常强烈,唠叨反而成了亲自矛盾爆发的导火索

面对比较叛逆的孩子,父母不要用唠叨的方式和孩子硬碰硬。在这些孩子面前,父母更应该放低姿态,放下唠叨,创造一个和孩子平等对话的环境,先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让孩子感受到自己不是他的敌人,而是他的队友,是帮助他解决问题的队友

当孩子遇到问题时,我们更多的是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通过自己的经历来表达自己和孩子曾经是一样的,有同样的问题,同样的困惑,也曾经做了不少错事,让孩子感受到你们是站在同一陈营,从而产生共情力,但仅仅共情还不够,我们的目的是纠正孩子的行为习惯

所以当孩子愿意听你的时候,才是动之以理

05 发现自己的不足,言传身教

很多时候,家长要求孩子应该怎么样,但自己却做不到,那么父母在孩子面前是没有说服力的;你希望孩子犯错了能诚实面对,但自己却从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尤其是误解孩子时,一句道歉都没有,又怎么能让孩子信服你;你希望孩子要努力学习,却在孩子面前宣扬自己是如何投机取巧的;你希望孩子说到做到,自己却对孩子随意承诺,转头就忘。有时候孩子的行为也是在一点点从父母身上学来的

而正是这一点一滴消耗了父母在孩子面前的权威,试问谁会信服一个连自己都管不好的父母

减少孩子叛逆行为的首要是父母要言传身教,发现自己的不足,而不是站在至高点指责孩子

从马斯洛的心理需求理论来讲,孩子青春期叛逆是不可避免的,可怕的不是孩子的叛逆行为,而是孩子出现叛逆行为时,父母无计可施,无可奈何,甚至任由其发展。相信父母的努力能够让孩子顺利渡过青春期。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