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八字眉的女人命运怎么样(她17岁嫁国军中将)

未来八字网 38 0

民国时期,封建制度刚刚推翻,新潮思想扑面而来,尤其是长期被闺房禁锢女子,从后台走上了前台,她们饱读诗书,多才多艺,加之美貌绝伦,宛若群星璀璨,特别是追求自由恋爱,纵心随性,在与异性交往中,碰出的爱情之火,比烟花还要绚烂,打造了民国时期最有特色的才子佳人的爱情传奇。

合则婚不合则离,这是追求自由恋爱唯一标尺,俗话说,一个萝卜一个坑,栽错坑往歪里长。婚姻也是一样,每一个人都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但千万不能因为私利蒙蔽双眼,导致一时冲动离婚,当发现自己走错了而后悔,这个时候已经是迟了,最终断送自己幸福,而且还会衍生出许许多多令人唏嘘的故事,这一点,要是用来形容国军中将郑洞国与前妻陈碧莲的爱情故事,最恰当不过。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陆游这句诗,可以说是郑洞国与陈碧莲当年甜蜜爱情开始的写照,当年,郑洞国是堂堂国军将领,这一天去医院看望生病的同乡肖忠贞,此时,遇见17岁的妙龄少女陈碧莲,远远地一看,她着一身织锦旗袍身姿窈窕,曲线玲珑体态轻盈,冰肌玉肤貌美如花,他不由得多看了几眼,只见她眉梢眼角藏秀气,双眸若秋水做舵,莞尔一笑露温柔,气质香含秋华露,郑洞国第一次见到她,当下即一瞥惊鸿,惊为天人,便自此乱了那七尺男儿的心扉。

倒八字眉的女人命运怎么样(她17岁嫁国军中将)-第1张图片

明眸如水,一泓秋波的少女陈碧莲,看到这位气宇轩昂的年轻军官,身着新制的黄呢将校官服,腰间一把金碧辉煌的军人魂显得格外抢眼,金灿灿的领子上镶有明晃晃的一颗星,方方正正的脸上一对倒八字眉苍劲有力。虽然是军装笔挺,神型刚毅,却总让人觉着从头到脚散发着浓浓的书卷气。此时的郑长官,自然是那种情窦初开的少女梦想中的英雄。正搅动着陈碧莲心池春水里碧波荡漾的涟漪。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牵引,后经肖忠贞和堂姐陈泽英介绍,她迈着轻盈的步子向他凑了过去,她与他就这样相识、并很快坠入情网。

陈碧莲老家

陈碧连,出生于江西上犹营前一个书香门第,她的父亲陈鸿藻为日本中央大学法学毕业生,曾任江西省参议员、国会众议院参事,后来退出政坛,曾任广州大理院推事(即今法院院长)和中山大学教授,又开办多家律师事务所,是民国有名的大律师。陈碧连的叔叔陈鸿钧也是留学日本的高才生,曾担任省级干部。

陈碧莲与母亲

如此显赫的家庭背景,受家庭影响,陈碧莲能写一手漂亮小楷、英文流利,与郑洞国彼此欣赏、情投意合,二人感情很是深厚,在长达20年的婚姻里,郑洞国到处征战,与陈碧莲聚少离多,但只要郑洞国在大后方进行休整,不管路途多么遥远,妻子总会不辞辛劳地来与丈夫相聚。哪怕郑洞国是在千里之外的异国他乡印度,陈碧莲也会义无反顾地搭乘航班,穿越让许多人为之毛骨悚然的驼峰航线,冒着生命危险来与丈夫相聚。

为了与丈夫相会,她在这条航线上,不仅要饱受极寒天气的折磨,而且时常发生的颠簸、缺氧也会让人异常难受。陈碧莲到达印度后,适逢老蒋来此视察,出于种种因素的考虑,他拒绝了驻印美军的邀请,坚持要在郑洞国所在的新一军军部留宿,有一次老蒋要住在自己军营中,这可是一件大事,一时间将郑洞国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万般无奈之下,他与妻子陈碧莲商议,将他们的住宿之地腾出来,稍加装饰,临时让老蒋与宋美龄两夫妇住一晚上。

远征军军官与夫人们合影

有一次,日军将大部队集结到了云南附近,远征军的将士们为了表达与云南同生死、共进退的决心,纷纷将家人接到了云南居住,时任军长的郑洞国也不例外,将自己的爱妻陈碧莲,接到了云南与他同住。陈碧莲美貌动人,为人洒脱大方、不计较钱财,她的到来在军中轰动一时,主持军中慈善募捐舞会时,陈碧莲往往获支持最多,被军中上下美誉为“怒江之花”。

倒八字眉的女人命运怎么样(她17岁嫁国军中将)-第2张图片

郑洞国是有名的福将,打仗时往往身先士卒,以将军之尊而亲临前线,从来没挂过彩,但陈碧莲还是对丈夫牵挂不已。特别是在解放战争时期,郑洞国担任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第一兵团及长春守军司令官。辽沈战役郑洞国被围困长春,进退不能。城内缺少粮草,天寒地冻的日子连燃料都没有,对此,远在南方的妻子陈碧莲心如刀绞,曾经对丈夫写过一封情真意切的家书,上面写道:

倒八字眉的女人命运怎么样(她17岁嫁国军中将)-第3张图片

亲爱的桂庭:几个月来为了你的安危,使人时刻不能忘怀,寝食不安。桂庭,令人衰弱与憔悴的不是岁月,而是忧愁,数月来我身体坏透了,较前更消瘦多了!桂庭,你们被困在这孤城,到底要紧不?……你真太大意了,你不顾性命在干,这是为了哪种?我想到这一切伤心极了,苦命的我,尚有何言!上天保佑你平安。应该很平安,因为你向来对人都好,心更好,应该有好报:秋风起,更愁人也。莲上,九月六号。

丈夫困在孤城,生死未卜,在家的妻子可谓是忧心如焚,字里行间可以看到妻子对丈夫爱得多深。然而,更为不幸的是,就在陈碧莲的这一封家书寄出不久,正遥望北方盼夫归来的时候,陈碧莲却得到中央社报道:''长春失守,郑洞国壮烈成仁,21日上午发出最后一弹,所属官兵300人亦全体殉职。''

郑洞国向解放军投诚

此时正焦急地等待丈夫归来的陈碧莲,听到此消息是有多么的绝望,可谓悲痛欲绝。令她没有想到的是,又一则消息的传来,却令她喜极而泣,郑洞国没有死,在自杀时被部下救下,然后宣布投降解放军,并安排居住在哈尔滨。陈碧莲丝毫不顾战火纷飞,立即赶到哈尔滨和丈夫团聚。在看到妻子时,郑洞国泪流满面。此后,这对患难夫妻回到上海家中,享受了一段难得的安静时光。

建国后,郑洞国得到的优待,中央高层领导人亲自设宴接见,随后他被任命为水利部参事,国防委员会委员,这级别相当于省部级干部待遇,郑洞国继续为祖国做贡献,欣然前往担任职务,于是和自己的妻子商量着搬家去北京的事宜,怎料陈碧莲以接受不了北京的气候为由,拒绝了他,不愿与他同往。

郑洞国很难过,不想和妻子分开。好男儿志在四方,还是前往任职,留下妻子一个人在上海,又开始两地的分居生活,由于多年征战沙场,两人聚少离多,加上婚后一直没有自己的孩子,两人的感情埋下了悲剧的伏笔。一年之后,郑洞国收到了从上海寄来的离婚协议书,陈碧莲已经在上面签了字。拿着那张离婚协议,郑洞国经过慎重思考,他还是同意离婚。也许他觉得,既然她不想再和他过下去,让她离开才是最爱她的做法。

陈碧莲离婚后嫁给了一位姓钟的商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公私合营,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陈碧莲与钟某被赶到苏州,之后钟某病逝,陈碧莲独自一人过着孤苦的日子。郑洞国离婚后也重组了家庭,和一个比他小了接近二十岁的女子顾贤娟结了婚,后生下一个小女儿。顾贤娟于1972年因病去世,留下郑洞国独身一人。

俗话说,一日夫妻百日恩,就在这个时候,陈碧莲得知郑洞国孑然一身,便通过老朋友,婉转地向他表达了破镜重圆之意。他的儿子儿媳已从东北迁回北京,为了让父亲晚年不寂寞,小两口也想让他们重新结合。但是,郑洞国却坚决不同意。他无法原谅陈碧莲二十年前离他而去。这一次,他选择一个人过下去。陈碧莲怅然若失,独自回到上海。

郑洞国去世的时候,历经人世沧桑陈碧莲,特意前往参加葬礼,她对着郑洞国的后辈沉痛地说:一生中最后悔的是做错了两件事,一是不该与郑洞国离婚,二是不该与某钟某结婚。然而,这些后悔都没有用,她自己种下的苦果,最后只有自己吞食。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