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两一钱女命分析(武城县旧城山西会馆碑解读)

未来八字网 18 0

解读《武城旧城山西会馆碑》

文章作者:张明福老师

1996年夏,武城县旧城镇东西大街改造,人们在旧城镇政府院内挖出一块《创建并重修会馆碑记》碑,即本文所说的《武城旧城山西会馆碑》,现存于热心传统文化的旧城社区南关村村民张保坤家中。

该碑刻立于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碑为笏首,目前断为两截,高165厘米,宽60厘米,厚60厘米。碑座出土时因重量太大,不好搬动,故被重新埋回原处。会馆碑正面风化严重,除额题、题名、纪年外大部文字已无法识读,但碑阴部分尚清晰可辨。

据该碑证实和当地老人们回忆,武城旧城清代曾有一座规模宏大的山西会馆,馆内戏楼高耸,殿宇、厅堂、侧殿、廊房一应俱全。会馆在什么时间消失的,人们已记不清时日,但与此有关的许多故事却一辈辈流传至今。如今会馆碑的出土,成为人们了解那段历史不可多得的证据材料。

原旧城街街景

《武城旧城山西会馆碑》的内容

1. 正面碑文

额题:永垂不朽

题名:创建并重修会馆碑记

盖闻……鸿业,未有不期于先后□□相与以有成也。闻尝过山左、漳南,见夫……赵公德升、姚公□观、□公□□、□公□恒、祁公……不难厥始也,是以继作者之不乱厥终……嘉庆二十二年(1817)……有成,始足以集大勋而藻鸿业也。是为序。

北绛(今山西翼城县)张泽泗

大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仲冬上浣之吉日

2.背面碑文

额题:芳流奕祀(世代)

布店客商 永安如施银二两;集义舍施银二两;泉兴永施银二两;世美公施银二两;合顺恭施银二两;合义□施银二两;合兴旺施银二两;正谊良施银一两;久盛合施银一两;源兴成施银一两;洪盛□施银一两;同心合施银一两。

创建布施 玉和当捐银三百六十两;双盛号捐银一百七十二两;恒盛号捐银一百七十一两;南隆昌捐银一百二十四两;北隆昌捐银一百二十四两;魁兴号捐银一百二十四两;双协号捐银一百一十两;三益号捐银九十九两;和合号捐银九十九两;永立号捐银九十七两;复永号捐银七十五两;顺兴号捐银七十四两;义和号捐银六十二两;锦兴号捐银六十两;□□号捐银六十两;□□号捐银六十两;□□号捐银五十四两;□盛号捐银四十九两;□全号捐银四十九两;德和当捐银三十两;兴盛号捐银二十五两;万顺号捐银二十二两;公盛号捐银□□两;义盛号捐银十六两;信成号捐银八两;玉盛号捐银五两五钱;增盛号捐银五两;泰斗号捐银四两五钱;仁泰号捐银四两五钱;德盛号捐银四两五钱;恒泰号捐银四两五钱;申玉宝(质)捐银四两;奎盛号捐银四两;义盛号捐银三两;通盛号捐银三两;裕兴号捐银三两;瑞祥号捐银二两五钱;隆盛号捐银二两五钱;日升号捐银二两五钱;李□□捐银二两三钱;德义号捐银二两;□□号捐银二两;□□□捐银二两;□□□□□□□;□□□□□□□;□□□□□□□;□□□□□□□;□□□□□□□。

布店客商 永盛店施银五两;德润杰施银四两;和顺恭施银四两;□隆全施银□□;聚益长施银□□;永合公施银□□;永升□捐银一两五钱;泉兴永捐银一两五钱;永忆中捐银一两五钱;同心成捐银一两五钱;三益德捐银一两五钱;裕成宁捐银一两五钱;兴顺昌施银一两五钱;泰和成施银一两五钱;庆福臻施银一两;广泰号施银一两;天顺德施银一两。

重修布施 德和当捐银三十九两;公裕当捐银十两;隆泰号捐银十九两五钱;双盛号捐银十五两六钱;三益号捐银□□两六钱;丰盛号捐银十三两;聚来号捐银十三两;巨盛号捐银十三两;瑞祥号捐银十两四钱;和合号捐银十两四钱;□□恒捐银十两;□聚号捐银七两八钱;赵德升捐银六两五钱;恒号捐银六两五钱;洪号捐银六两五钱;德义号捐银六两五钱;恒足号捐银六两五钱;三义合捐银五两一钱;隆茂号捐银五两一钱;三义和捐银五两;顺兴号捐银三两;兴盛号捐银三两一钱;永盛号捐银□□;□永□捐银□□;□□□捐银□□。

三两一钱女命分析(武城县旧城山西会馆碑解读)-第1张图片

《武城旧城山西会馆碑》的价值探析

1.证明武城县旧城镇曾是明清时期的商业重镇

武城县旧城镇的历史较长,清人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转述此地:“自后魏至高齐皆为鄃县地,隋始置(历亭)县于永济渠南,遥取汉信都废历县城为名”。唐宋沿袭了原有设置。伪齐阜昌五年(1134年),移恩州治于此,领清河、武城、历亭三县。元代历亭县被撤销,恩州变为散州。明初,恩州降为恩县,属东昌府高唐州。洪武七年(1374年),徙县治于县东20公里许官镇(今恩城镇),旧城镇由此得名。1973年,因运河加宽,武城县城迁到今址,旧城镇便成为武城县城的南关所在地。由于该地位于恩县洼的南部边缘,隋代开挖永济渠时便在此处设县。元代以后运河虽然绕道恩县洼北面,但旧城一带仍可借用运河之利,加之此处地势较高可避免运河水患,所以一直成为附近区域的商业中心。《武城旧城山西会馆碑》的发现,有力地证明了此处在清中期仍是商业繁华之地。

三两一钱女命分析(武城县旧城山西会馆碑解读)-第2张图片

2.彰显山西商人“抱团发展”的合作精神与诚信经营意识

山西商人的经商范围遍及天南地北,他们要在一个个陌生的地方打开局面并站稳脚跟,既需要同乡相互关心照应,又需要在商界建立互信体系。修建一座座山西会馆,大家通过祭拜乡贤关公的方式定期聚集在一起,通过聚餐、看戏,互通信息,联络感情,用关圣帝信义形象规范大家的商业行为,从而增强山西商人的凝聚力和山西商帮的竞争力。籍贯山西的关圣帝,一生行“义”,后人称他是“义冠古今”“信义昭著”“义不苟取”,成为民众心目中诚信忠义的化身。因此,所有的山西会馆无一例外地供奉着武财神关公的塑像。商人们以祭拜关公的名义,达到“通省联为一契,敦重乡谊”的目的,实现“乡情永联”;他们相互间以关公的“义”来规范商业行为,摒弃“见利忘义”、“不仁不义”等不良观念与动机,以关公的信义取信於民,摒弃欺诈和销售假冒伪劣行为,使所从事的商业活动立於不败之地。

3.说明棉花与棉布一直是山西商人追逐的热门商品

由于各地保留下来的山西会馆碑数量很少,过去大家对山西商人的经商范围多局限于钱庄、茶叶、铁器、食盐、桐油等方面,《武城旧城山西会馆碑》的发现将彻底改变这一传统认识。从会馆碑文中可以看到,修建会馆时捐款客商名单多为棉花与棉布商人以及当铺、银号等,这说明来旧城开展经营活动的商人都是围绕当地出产的棉花以及棉布做生意。德州区域作为黄河冲积平原,土地肥沃,加之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非常适合棉花生产,历史上早就有“金高唐,银夏津”的说法。尤其是明清两代,德州区域百姓一直都在坚持棉花种植,很多地方还出现了土布作坊,除了满足各家的衣服被褥需要外,也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甚至朝廷赋税也多以棉絮或土布充当。可以想见,当时的德州山西会馆、武城老城山西会馆、恩城山西会馆、故城郑口山西会馆、夏津李官屯山西会馆等,都是奔着当地棉花资源而来的山西商人所建。山西商人的大量涌入,使得百姓收获的棉花与织出的棉布有了销路,客观上又促进了当地棉花产业的发展。

郑希征卫生室外景

三两一钱女命分析(武城县旧城山西会馆碑解读)-第3张图片

(碑文内容转自《运河学研究》第七集,感谢颜伟、杨波两人对碑文的抄录考证) 感谢本文作者:张明福 老师的支持。我的门诊(郑希征卫生室)就在原山西会馆旧址修建。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