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让官员回家洗澡的假期(为什么朝廷在洗浴上有特殊规定)

未来八字网 84 0

在古代,那时候的人们不能像今天一样每天都用莲蓬头或浴缸洗澡,那么,他们在这方面的习惯是怎样的呢?

我们都知道,由于条件限制,古人并不是每天都能洗澡的。而且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古代都有一个类似浴场的公共地方,让大家一起来洗澡。这样不仅能节约资源,而且它还促进人们的交流。就像《人类简史》说,早期人猿通过相互梳毛获取信息。

在西方,古罗马人是在公共浴场洗澡的。

那样的浴场用大理石砌成,用嵌石铺地;有壁画,有雕像,用具也不寻常。房子高大,分两层,都用圆拱门,走进去觉得稳稳的;里面金碧辉煌,与壁画雕像相得益彰。居中是大健身房,有喷泉两座。场子占地六英亩,可容1600人洗浴。洗浴分冷热水蒸气三种,各占一所屋子。古罗马人上浴场来,不单是为洗澡;他们可以在这里商量买卖,和解讼事等。

这篇文章中,我们来看看中国古人是如何洗浴的吧。

一、古人洗澡也要休假

在中国古代有个奇怪的节日,叫「休沐」,顾名思义,就是休息洗浴。秦汉时,已形成了三日一洗头、五日一沐浴的习惯。以至于官府每五天给的一天假,也被称为“休沐”。早有《汉书》记载,“光时休沐出,桀辄入,代光决事。”

汉代制度规定,五日一休沐。官员工作五天就要回家沐浴,保持干净整洁的形象。受儒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思想的影响,古代男子蓄长发。沐浴后,长发犹湿,无法束冠,又没有现代的吹风机,只好披散着自然风干,这段时间正好可以用来休息。于是,沐浴日也就变成了休息日。

唐宋时期,休沐制度发生了变化。国家规定,十日一休沐,也称旬休。宋代,上旬休日称上浣,中旬休日称中浣,下旬休日称下浣。浣的意思是洗濯(zhuó),也就是洗脚沐浴、处理个人卫生的意思。

我国古代让官员回家洗澡的假期(为什么朝廷在洗浴上有特殊规定)-第1张图片

在《礼记·内则》中也有关于敬老的礼节涉及到洗澡的频次问题,“五日,则燂汤请浴,三日具沐,其间面垢,燂潘请靧;足垢,燂汤请洗。”

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孝顺的晚辈,就要每五天烧一次水,为自己的父母洗澡,每三天就要为他们洗一次头,在这期间,倘若看到自己的父母脸脏了就要为他们洗脸,脚脏了就要为他们洗脚。虽然这句话的主要内容是为了告诉人们要孝顺,但是这里面的时间却对我们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或许这就是古人洗澡的频率。

二、沐浴背后的儒家礼法

史学家们经常将西汉的“休沐”作为我国公假制度的滥觞。为什么官员们请假休息,非要搭上个“沐浴”的名号呢?

其实,汉代官员在供职期间一般是没有固定住所的,他们需要“寄宿”在国家为其准备的院舍中,这样有利于官员专心政务、恪守臣纲,但长期远离家人的确不方便官员调整自己的作息、与亲人交流。

国家提供的院落虽好,但毕竟没自己家里方便。因此,《汉律》就规定“吏员五日一休沐”,意思是官员每五日要有一日可以放假,“卸甲归田”整饬形象、亲近家庭,后待精神饱满之际再重归朝堂。

这里的休沐可以理解为休息、沐浴的意思,也是一种合理好听的体面说法,其实也就是“小假期”的代名词了。

我国古代让官员回家洗澡的假期(为什么朝廷在洗浴上有特殊规定)-第2张图片

不过,古人放假,也并非就是我们现在理解的那样。它像一种仪式,虽然洗澡几个小时就可以完成,但主要是表现自己对父母的孝顺。孝顺父母的重要性在汉魏之际是与个人评判挂钩的,假如有些官员在节假日敢主动“加班”讨好领导而忽视亲情,这人不仅得不到上司的肯定,反而还要因不守孝道而被批评。

三、除了「休沐」,古人怎么放假的?

及至唐代,官方对休假制度又进行了不小的调整。不属于“休沐”例假的官方假期开始增多。在基本节日的基础上,增加了中元节、寒食节、中秋节等民俗节日,官员们可在节假日回家享受天伦之乐。

此外,皇帝、皇后及重要皇家纪念节日也随之出现,如《唐会要》载:“开元十七年,(丞相)请以是日为千秋节,著之甲令,布于天下。”这是为皇帝李隆基贺寿。

我国古代让官员回家洗澡的假期(为什么朝廷在洗浴上有特殊规定)-第3张图片

宋朝官员一年能享受到三分之一全无负担的带薪假期,各种名目的法定节假日全年共有54个,总放假时长近80天,再加上每旬一日的“旬节”,连续放假甚至达7天之长的“黄金周”等。

但是,古人放假并不是像我们今天这样休息或者去旅游,每个节日都有特定的礼节要完成,就像我们过春节要拜访亲友一样。而在古代,中秋、清明、重阳、中元等每个节日背后,都意味着一大堆民俗要完成。其实相对来说,古人放假是比我们更忙的。

到了元明时期,公务员的假期便如同“人间蒸发”了一般,果然“祖辈欠下的帐,都是要晚辈来还的”,这话一点没错。可能是大汗们习惯了在草原上驰骋,精力旺盛的他们似乎觉得休息是一种“颓废的犯罪”,亦可能是因为草原民族的文化习俗不同于中原汉人。

总之,元代除保留了宋时的“旬休”以外,基本将全年各类公共节假日从法定假日中除去了。

明代的假期是历代最魔性的。前有太祖朱元璋以工作狂的标准要求臣子“勤为朝政”,后有20年不上朝的万历荒废国事、折腾臣下。

可以这么说,明朝的官方假期大体上延续了元代的少假、削假的趋势。不过,朱元璋可能也是寒假的首创者。《古今事物考》中这样记载:“国朝正旦节放假五日,冬至三日,元宵十日。”也就是说,当时的“寒假”一共长达18天,还算不错。

清代的假期沿袭元明,基本形成了定制。为了笼络汉人,清朝统治者对有功之人赐以“赏假”,并将“因公休假”视为一种官方恩准的特权。

清代后期,西方传教士为我国社会带来了“礼拜日”的休假习惯,每七天休息一次是基督徒们的传统,因为上帝也在创造天地后的第七日“完工休息”。这种极富西洋色彩的休假习惯被引入我国,并被纳入官方传统。

于是,也就有了我们今天的双休了。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