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读特
正逢秋日,漫步深圳街头,北风渐起,天气微凉。
也是一个秋日。1911年10月10日,清脆的枪声,划破了武昌城的天空,辛亥革命爆发。这场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的专制统治。
110年后,放眼回望,拨开盘桓的历史烟云,早在一个多世纪之前,革命的火种就在深圳点燃。今年是辛亥革命110周年,深晚记者采访专家、学者、革命先驱后人等,翻阅厚重史料,重温光辉岁月,拾起辛亥革命这场伟大革命中的“深圳记忆”。
革命火种点燃深圳
“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第一次反清武装起义——1895年广州起义,到1900年三洲田起义、再到1911年深圳地区辛亥起义,均与深圳有间接和直接的联系,这些历史鲜为人知,一直在等待着后人的寻访与对话。”深圳市政协文史馆负责人王硕渡向深晚记者打开了话匣子。
1894年11月24日,檀香山。
一位西装革履的中国人,立于众人之中,慷慨激昂,痛陈清政府软弱无能、腐朽残暴。此人便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而这天则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成立的日子。
1895年,孙中山领导的第一次反清武装起义——广州起义爆发。“鲜为人知的是,这次武装起义的许多参与人员来自今天深圳市所辖地区。”王硕渡在接受深晚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相关史料,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广东一批被招募的士兵来不及送上前线,便被遣回故土,也就是如今深圳市宝安区、福田区、盐田区等地。这些士兵在广州起义中被兴中会重新招募,成为革命的有生力量。王硕渡解释,尽管广州起义最终因客观条件功败垂成,但却是第一次点燃革命党人武装反清的火种。
1900年,受孙中山委托,郑士良等人在三洲田(今深圳盐田)发动武装起义。此次起义是初始形成的革命派对清王朝的首次重击。在这场革命中,深圳地区人民群起响应、义无反顾地投身革命。
深圳地区辛亥起义在观澜爆发
“以往深圳近代史研究多从三洲田起义开始,而后便过渡到20世纪20年代初期的省港大罢工事件,这中间遗留了大段的历史空白。”王硕渡表示,1911年的深圳地区辛亥起义,是深圳近代史浓墨重彩的一笔,只是相关一手史料缺乏,长期不为人所知。
几年前,王硕渡在从事相关研究时,检索到日本一名学者论述近代广东历史的书籍,发现该书引用了名为《粤省第四军革命日记》(王兴中撰)的文献,提及深圳地区辛亥起义的情况。
他沿着这一线索,在深圳、广州等地图书馆、档案馆四处查阅历史文献……2012年秋天的一个夜晚,王硕渡在中山大学的一家旧书店中,找到了《粤省第四军革命日记》的原文。借着昏暗的灯光,他翻开泛黄的书页,这段尘封的历史随之浮出水面。
“深圳地区辛亥起义爆发于1911年10月30日,是对同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的响应。武昌起义后,革命的星火燎原,点燃到了深圳。”王硕渡说,在武昌起义的胜利形势推动下,中国同盟会南方支部决议在广东各地发动起义,用武力推翻清朝在广东的统治。1911年10月30日,同盟会会员王兴中等人在深圳观澜揭竿起义,打出旗号为广东反清第四军,标志着深圳地区辛亥起义的爆发。待革命军光复广州后,深圳起义军一部奉令编入北伐军,远赴江苏南京捍卫孙中山领导的新生共和政权。深圳地区辛亥起义为推翻满清封建专制王朝、创建共和政体作出了贡献。而《粤省第四军革命日记》第一手独家史料的发现,正填补了这段历史研究的空白。
革命英雄王兴中的峥嵘岁月值得铭记
1911年深圳地区辛亥起义领导人王兴中生前建的房屋。受访者供图
提起深圳地区辛亥起义,不能绕过的一位革命英雄是辛亥起义领导人王兴中,即《粤省第四军革命日记》的作者。
“中国社科院编辑出版的《辛亥革命资料类编》一书,收录了王兴中撰写的另一篇《辛亥三月二十九广州革命之经过》。从文章看,王兴中参加过著名的黄花岗起义。他取名‘兴中’二字,与兴中会同名,其革命之志可见一斑。”王硕渡说,王兴中参加黄花岗起义之前,就已经加入同盟会。黄花岗起义失败后,王兴中的革命意志丝毫未减。1911年10月30日,王兴中在深圳观澜领导并发动了辛亥起义,当年,王兴中仅21岁,他风华正茂、英勇过人,战果斐然。
在王兴中的带领下,起义军先是迫降龙岗清军,随后迫降南头县城(今深圳南头古城),再进军罗湖,最后沿广九铁路北上,先后光复东莞、增城等地,胜利完成革命壮举。
在深圳起义中,王兴中谋略过人,善于灵活处理战况。《粤省第四军革命日记》一文注解提及,一天,清朝的广东水师提督李淮派军支援惠州,途经龙岗时,被王兴中率领的起义军围困。两日之后,清军绝粮投降。
在起义军进逼之下,1911年11月6日,清朝在深圳地区的最后一任知县翁贻孙,被迫投降并退出南头县城,王兴中等率起义军入城。同年11月7日,起义军进占罗湖(今深圳罗湖东门一带),王兴中被七路武装共同推举为司令。同年11月中旬,起义军沿广九铁路北上,先后占领东莞石马、石龙,并分兵进驻东莞、增城等地。
“王兴中在辛亥革命中的斗争精神和谋略,在历史岁月中熠熠生辉。他在辛亥革命这一伟大历史变革中对深圳的特殊贡献,值得后人铭记。”王硕渡说。
寻访王兴中后人及故居
10月21日,在王硕渡的引荐下,深晚记者采访了王兴中的外孙——王庆坤,并从其口中了解到王兴中的故事。
王庆坤告诉深晚记者,他的母亲今年80多岁了,是王兴中的养女。王兴中出生于梅州市梅县区松源镇寺边村树德堂。百年来,关于辛亥革命的故事在村里口口相授,代代相传。
在这个古老的村庄,王兴中出生的故居房屋颜色虽已不再鲜亮,但在秋日阳光照射下,依然可以感受一股肃穆庄重的“铁血”震撼。
在村民的眼里,王兴中不仅仅是村里光荣历史的见证,也是村庄的精神激励所在。“从小,我就听母亲讲述外公的故事,可惜王兴中生前建的房子,因年久失修,已经倒掉了。”王庆坤说。
梅州市红色文化研究会理事、梅县区老区建设促进会副会长兼副秘书长王继伟则介绍,1950年,王兴中因身体病重到广州就医,1951年4月,因病在家逝世,享年61岁。王兴中一生追随孙中山先生,为革命作出了贡献。
1911年深圳地区辛亥起义领导人王兴中出生地(老故居)。受访者供图
深圳为推动辛亥革命贡献了力量
百年沧桑,历史已渐行渐远,但辛亥革命的印记依然深深地刻写在中华民族的记忆里,深圳在近代史革命浪潮中不乏身影。
“今年是辛亥革命110周年,通过对这段历史的梳理挖掘,能让我们对辛亥革命有更加全景式的观察。”10月22日,深圳博物馆历史文化研究部副研究馆员李飞博士在接受深晚记者采访时表示。事实上,狭义上的辛亥革命是指起于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而广义上的辛亥革命,即辛亥革命运动,指的是从1894年孙中山建立兴中会至1913年革命党再次发动二次革命,包括1895年广州起义、1900年三洲田起义和1911年辛亥革命等。
“如果把武昌起义比作是人体的心脏,那么1911年11月在深圳的起义更像是毛细血管,然而正是因为大大小小的毛细血管作用,全国范围内的反清力量才能沟通,最终聚合成一股潮流,促使清王朝在短短几个月内就宣告退位,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余年的君主专制史。”李飞说,通过对史料的梳理,可以发现深圳在辛亥革命运动浪潮中的印迹。在缅怀革命先驱的同时,更加深刻地感悟革命的地方社会情境,和辛亥革命的重要历史意义。
在王硕渡看来,辛亥革命以其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深圳也为此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这片热土还留下卓凤康等诸多辛亥革命仁人志士的热血和足迹。历史车轮在这里滚滚向前,从未停歇。
(原标题《深晚记者独家挖掘尚不为人知的深圳地区辛亥起义史实 寻访辛亥革命深圳记忆》)
(作者:深圳晚报记者 吴洁 实习生 张少华 章依萍)
本文来自【读特】,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