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出生几两命(我们70年代人记忆中的农村蜕变)

未来八字网 253 0

1977年我出生在中国一个贫穷的小乡村,国家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1979年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见证了改革开放我国农村的蜕变——从穷山恶水走向全面小康生活。

1979年出生几两命(我们70年代人记忆中的农村蜕变)-第1张图片

80年代初期,那时候我才六七岁,现在回忆起来记忆犹新。当时田地已分到户,家里种的粮食交了公粮后,剩下的留着家里吃,如果还有多的就可以拿去卖钱。父母为了多收些粮食每天辛苦劳作,我们只要不上学就跟着父母一起干农活,帮忙家里放牛、洗衣做饭、割草喂猪,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1979年出生几两命(我们70年代人记忆中的农村蜕变)-第2张图片

我所在的小山村农民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种田种地,那么人们干什么呢?“双抢”(夏天抢着收麦子和秋天抢着收稻谷)是当时农民的两项大活。说下收稻谷吧,一般在七八月份,夏天的暴雨——大雨说来就来,说走就走。这对于农民来说很无奈,靠天吃饭的年代,如果长期不下雨稻谷可能会被旱死,如果长期下雨稻谷就无法收获,所以根据经验观天象抢着收获。还清晰的记得当年收稻谷的情形,正值酷暑季节,勤劳的父母早上4、5点钟就起床去田里用镰刀收割稻谷,割好的稻谷放成一排排地晾晒,到下午3、4点钟再去一抱抱收起来捆在一起,捆完了再一担担地往家里挑。也不知道那时候父母哪来那大的力气,一担稻谷大概有一百六七十斤,他们挑在肩上在凹凸不平的田埂上一路小跑,就这样连续挑十几担,也就不难明白现在父母的背为什么那么驮了。就这样把所有田地的稻谷收完堆在一起,然后硬化一块场地,将收割的稻谷反复滚压辗打,翻场剔除稻草,把稻谷晒干,再一簸箕一簸箕地用风车将无杂质的稻谷分离出来装袋。在那个手工操作的年代,这几个过程前后起码要个把月。这段时间里,我们都祈祷老天不要下雨,经常遇到收获一半天就开始下雨,最倒霉的是辗打稻谷过程中雨来了!辛苦一年的收成,粮食就是命啊!冒再大的雨,父母也要想办法抢着收粮食,往往这种时候村里的人也会赶来帮忙。

到了80年代,农民生活有了些好转,能吃饱饭,过年过节一家人能吃上几斤肉,家里盖了红砖瓦房。但大多数家庭都是很穷的,哪家是“万元户”、哪家有黑白电视和自行车就是富豪了。那时候的农村虽然通电了,但是却经常停电,只能用煤油灯来照明,我经常在煤油灯下写家庭作业。那时候每家的孩子三五个很正常,大孩子照顾小的,衣服也是大的传小的一个个往下传,到最小的孩子时,衣服是补了又补的旧衣服,到过年扯块布手工做件新衣服就已经很开心了,过节跟父母步行大约两小时去一趟城里什么都不买都会高兴很多天。那时候不流行出去打工,冬天没什么农活,一家人围在火炉边烤火,奶奶就跟我们讲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在村里发生的一些事,听奶奶说她以前住的是土坯房,每逢下雨屋里大雨大漏小雨小漏,家里穷得揭不开锅,1959年最艰苦的时候,家里有这一顿没下一顿的,很多人吃野菜、树皮、阴土和糠粉,爷爷就是在那一年因为饥饿生病去世的,家里只有在逢年过节才能吃上几块肉,一个月家里只能分到几两油,经常没油炒菜只能放点盐。

1979年出生几两命(我们70年代人记忆中的农村蜕变)-第3张图片

80年代,我们几乎不上街买菜,家里有什么就吃什么,什么吃的都舍不得丢,吃不完的蔬菜做成腌菜、咸菜,来年青黄不接的时候就拿出来吃,除了吃米饭、蔬菜这些主食之外,童年的我经常和村里的孩子一起在野外的森林寻找野果吃,这是当时我觉得最好吃的水果零食。

如今,家乡的土地上充满了丰收的希望,盖起了一幢幢楼房,村村通公路,我们吃、穿、住、行都不愁。家乡的那片黄土地:当年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而今丰衣足食、生活小康;当年种田种地靠人牛劳作,现在实现机械化操作;当年是全村人到一口水井里挑水吃,而今是自来水到家家户户;当年穿着补丁的手工粗布衣,而今穿着服装厂生产的样式各异的衣服;当年是阴暗潮湿的低矮土坯房,而今是窗明几净的高耸砖瓦楼房;当年是道路泥泞两腿走,而今是水泥路上车辆跑……

百年一瞬,我们70年代这一代人看到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亿万扇幸福的门窗——乡村税费免征、退耕还林、合作医疗、电器下乡,学校九年义务教育课改减负、减免学杂费……香港澳门回归,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汶川地震后的迅速支援,北京奥运的成功举办,金融危机、新冠病毒的及时应对……

大家看了有没有儿时的记忆与同感?

标签: 农村 农民 三农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